世界首次!哈密发现三维翼龙胚胎化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生、新疆哈密科考队成员陈鹤向记者展示哈密翼龙蛋及胚胎化石模型和哈密翼龙复原图(11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王菲摄
当地已成为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龙化石产地
本报哈密12月1日讯记者曹新玲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哈密市人民政府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员汪筱林领导的新疆哈密科考队,经过十余年连续的野外科考工作,在哈密戈壁下白垩纪地层中发现并抢救性采集了一件超过200枚翼龙蛋、胚胎和骨骼化石三维一体保存的重要标本,其中16枚翼龙蛋含有三维胚胎,是全世界首次发现三维翼龙胚胎化石。
汪筱林告诉记者,科考队考察了上千平方千米的戈壁大漠,厘定了翼龙及恐龙化石的分布范围、富集和埋藏规律。其中翼龙化石主要产自于一处夹有红色泥岩砾屑的风暴沉积的灰白色湖相砂岩中,这次研究的标本由三块可以互相连接的砂岩块组成,出露面积约3.28平方米,已经暴露的翼龙蛋化石就有215枚,包括下伏没有完全暴露的翼龙蛋,数量可能更大,推测可达300枚,同时还有十余个头骨和下颌以及数量众多的头后骨骼。
翼龙是地球上第一类飞向天空也是唯一绝灭的飞行脊椎动物,全世界范围内翼龙化石十分稀少,全世界一共发现11枚翼龙蛋化石,其中含胚胎的只有3枚,都是以二维压扁形式保存的。此次大量翼龙蛋、胚胎和头骨等骨骼化石的发现,显示哈密翼龙具有群居的生活习性,而且这里很可能是它繁殖产蛋的地点之一。
“通过沉积学和埋藏学观察,发现哈密翼龙蛋和骨骼化石的泥质砾屑不是盆地外源搬运来的,而是来自盆地内源物质。”汪筱林说。
专家认为这些数量巨大的翼龙和翼龙蛋化石很可能经历了多次湖泊风暴事件,这种高能的风暴经过翼龙的巢穴,将翼龙蛋及生活着的不同大小、不同性别的翼龙带入湖中岸边,经过短时间漂浮聚集后,与被撕裂分散的翼龙遗体一起被快速埋藏。
哈密现已成为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龙化石产地,对了解和揭示翼龙生命史和深入了解白垩纪古环境、古气候和古地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上一篇:自治区地厅级干部十九大精神培训班开班
- 下一篇:精准施策靶向治疗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