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365hh

www.huihaizj.com

戈壁滩上写人生

2017-07-17 19:30:03 来源:
【字体: 打印

盛夏六月,奇台县碧流河镇西戈壁村三组生机盎然,崭新的住房排列成行,广场上鸟语花香,纵横交错的油路笔直平整。20多年前,这里是一片戈壁荒滩,今天已成为花鸟的天堂、百姓的乐园,这就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马国良几十年如一日,带领村党组织和村民建成的村庄。

马国良本是甘肃的回民,13岁父母双亡后流落到新疆奇台县当了农民。1978年,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30多年来他始终不忘党的教诲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牢记自身使命,一颗红心永远跟着党走。
    1987年,马国良当选为洞子沟村三组党支部书记,该村位于奇台县南部山区,交通闭塞,村民生活极为困苦。为改变这一现状,他提出将全村村民迁移到30公里外的戈壁上定居,另建一个新村。他的想法遭到很多村民的反对,大家不愿离开世代生活的地方。马国良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最终说动了大伙儿。  

1988年春,马国良带领全村269位农民搬迁至30公里外的戈壁。万事开头难,没有资金,没有水、电、房,更买不起必需的生活用品。面对这一切,马国良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规划条田、修建道路、植树造林……

1989年,新建的戈壁村庄人口已达到1300多人,耕地3万多亩,人均纯收入比在山区时增长了8倍。同年,西戈壁行政村正式成立,马国良被选举为党支部书记。

“要想把一个村子建好很难,要想把你建在戈壁滩上的村子管好,更难。”马国良说。1988年夏,戈壁新村的干渠出现渗漏,河水外泄,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马国良组织村民抢险,并冲到现场用自己的身体去堵洞口,不料被湍急的渠水吸入洞口,险些丢了性命,在场的村民吓坏了,既担心又感动。也正是这一年,马国良把自家的灌溉用水,全部让给了其他村民,却使自家的30亩庄稼全部旱死。

马国良一心为村民办实事,却很少考虑自己。1979年夏天,由于他忙着村里的事务,他没见上2岁半夭折孩子的最后一面,甚至没同因病在医院抢救的老伴多说几名知心的话。担任村官43年,出差办公事,马国良都是自掏腰包,从没向村里报一分钱。平时村上来人,他都把办公务的人领到自己家,不花费村上一分钱。马国良总希望用省下的钱多为群众办实事,村里的沙子路变成了柏油路,文化室也建了起来,马国良的3个孩子却因交不起学费,相继辍学。

如今3个孩子都离开村子,闯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自然少不了孝敬父母。马国良又把儿女给自己的零花钱悄悄贴给村里,“有时候,村里急用钱,老马就把自己的钱贴进去。这钱十有八九就没下文了。”一位和马国良共事多年的村官告诉记者。

许多人对此不理解:“这样当官一分钱的好处都没有,你究竟图啥呢?”马国良笑着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基层干部,他们相信我,这就是我的使命!”

作为村支部书记,他带领党支部和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全村各族群众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2013年,为了让现代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他又筹资100多万元修建了近1万平米的文化广场,配齐了凉亭、长廊、健身器材等设施,组建了“花儿”文艺队,开展了生产技能比赛、运动会、赛花会等活动。2015年以来,他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先后争取项目资金1700多万元,新建了村文化活动中心,建成了篮球场、农家书屋,硬化、美化了村委会院落,铺设了人行道地砖、路沿石,安装不锈钢宣传栏等项目,使西戈壁村庭院绿化覆盖率达30%,改厕率达到8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以上,70%以上的农户建有沼气池,节能型路灯安装率达到30%。依托土地流转,成立了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了万亩食用葵花示范区、千亩玉米制种基地、5个千亩连片示范点的建设。以上建设项目的实施完善了西戈壁村基础设施建设,美化、亮化了村民居住环境,为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等为一体的回民示范新村奠定了基础。

马国良30年如一日,带领党员群众拼命苦干,挥洒热血,他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了这片热土。如今的西戈壁村成为昌吉州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最美的花园式新村,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自治区第三届道德模范、“最美新疆人”等荣誉称号。村子越建越美,村民们生活越来越好,马国良额头上的皱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年过古稀的他,至今仍在操心着那个他带大家一手建起的村庄,用他的话说:“干了一辈子,撂不下了。”下一步他将加快西戈壁美丽乡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步伐,重点抓好农家乐改造等项目,并做好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加大污水垃圾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农村居住环境,确保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着力打造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管理民主和谐美和宜居、宜业、宜游“五美三宜”的“美丽乡村”。

责任编辑:奇台县民宗局